電動式傳感器是指利用電磁感應原理,將運動速度轉換成線圈中的感應電勢輸出,又稱感應式傳感器。這種傳感器的工作不需要外加電源,而是直接吸取被測物體的機械能并轉換成電信號輸出,它是一種典型的發電型傳感器。
電動式振動傳感器又分為相對式電動傳感器和慣性式電動電動傳感器
相對式電動傳感器基于電磁感應原理,即當運動的導體在固定的磁場里切割磁力線時,導體兩端就感生出電動勢,因此利用這一原理而生產的傳感器稱為電動式傳感器。
慣性式電動傳感器由固定部分、可動部分以及支承彈簧部分所組成。為了使傳感器工作在位移傳感器狀態,其可動部分的質量應該足夠的大,而支承彈簧的剛度應該足夠的小,也就是讓傳感器具有足夠低的固有頻率。
電動式傳感器主要用于測量物體的振動速度,配以積分電路或微分電路還可測量振動位移或加速度。它的優點是靈敏度高、輸出功率大(可簡化配套的測量電路)、性能穩定,還可制成多種結構形式以適應不同的測量場合。它與壓電式傳感器相比,還具有輸出阻抗低的優點,這相應地降低了對絕緣和輸出電路的要求并減小了連接電纜的噪聲干擾。電動式傳感器的缺點是易磨損,工作溫度不高,頻響范圍有限等
從傳感器的結構上來說,慣性式電動傳感器是一個位移傳感器。然而由于其輸出的電信號是由電磁感應產生,根據電磁感應電律,當線圈在磁場中作相對運動時,所感生的電動勢與線圈切割磁力線的速度成正比。